選考科心理學(一)資料9
第9章人際交往與社會影響
人際交往:與別人建立聯系,與別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種各樣的群體,產生不同的行為,從而也就建立了各種人際關系。
人際交往的心理需要:
1.本能: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種本能,是在個體發展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它通過遺傳直接傳遞給后代。人類天生就有與別人共處,與別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與別人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聯系,形成親密的人際關系,人才會有安全感。
2.合群需要:與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減低恐懼感。
3.自我肯定需要:個體對自己真正的了解,必須依賴于與他人的交往。人際交往是認識自己的主要社會來源。
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
舒茨:提出人際需要三維理論分為兩個方面。
一、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三種基本需要的形成與個體的早期成長經驗密切相關。
①包容需要:個體想要與人接觸、交往、隸屬于某個群體,與他人建立并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系的需要。
②支配需要:個體控制別人或被別人控制的需要,是個體在權力關系上與他人建立或維持滿意人際關系的需要。
③情感需要:個體愛別人或被別人愛的需要,是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建立并維持與他人親密的情感聯系的需要。
二、六種基本的人際行為傾向:舒茨認為: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可以轉化為行為動機,使個體產生行為傾向,在表現時又分為主動和被動的兩種情況。人際關系的行為傾向:
包容需要表現主動性:主動與人交往。被動性:期待與他人交往。
支配需要表現主動性:支配他人。被動性: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表現主動性:主動表示友好。被動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達。
社會交換理論:
霍曼斯:采用經濟學 的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提出社會交換理論,他認為人和動物都有尋求獎賞,快樂并盡少付出代價的傾向,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人的社會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商品交換。人們所付出的行為肯定是為了獲得某種收獲,或逃避某種懲罰,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為服從社會交換規律,如果某一特定行為獲得的獎賞越多,他就越會表現這種行為,而某一行為付出的代價很大,獲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話,個體就不會繼續從事這種行為。這就是社會交換。
社會交換不僅是物質的交換,還包括贊許、榮譽、地位、聲望等非物質的交換,及心理財富的交換。
個體在進行社會交換時,付出的是代價,得到的是報償,利潤是報償代價的差值。
社會過程中,包含了深層的心理估價問題。即個體對自己的報償與代價之比的認識大于他人的報償與代價之比時,也許會被別人所不理解或不認可。
人際溝通:
廣義:人與信息的相互作用,人與機器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狹義:在社會生活中的人際溝通,是信息的發送者與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信息相互作用過程。在這過程中,溝通的雙方彼此交流各種思想、情感、觀念、態度和意見,從而建立一定的人際關系。
人際溝通:總是溝通者為達到某種目的、滿足某種需要而展開的。
人際溝通的功能:基本的功能就是促進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協調人們的社會生活,使人們的行為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從而使社會生活維持動態的平衡。
溝通還具有需要滿足的功能,個人通過表達自己的身心狀態,實現與他人的聯系,明確人際關系的行動方向,從而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研究顯示:人類如果缺乏信息交流,其語言能力及其他認知能力都將受以嚴重傷害。(印度狼孩)
人際溝通基本模式:
基本要素:
1.信息源:擁有信息并試圖進行溝通的人。溝通的過程由他們發動,溝通的對象和溝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們決定。信息源的權威性和經驗、可值得信賴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會影響整個溝通過程。
2.信息:主要是信息源試圖傳遞給目標靶的觀念和情感,它們必須被轉化為各種可以被別人覺察的信號,包括語詞的和非語詞的。
3.通道:溝通信息的傳送方式。面對面的溝通除了具有語詞或非語詞本身的信號以外,溝通者的心理狀態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及時的反饋信息等,日常發生的溝通主要是視聽溝通。
4.目標靶:溝通過程中信息接受者。
5.反饋:溝通過程是一個交互作用的過程,溝通雙方不斷地將自己對接受到的信息的反應提供給對方,使對方了解自己發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對方是否接受、理解信息,他們接受信息后心理狀態是怎樣的,從而根據對方的反應調整自己的信息發送過程,以便達到預期的溝通目的。
6.障礙:溝通過程中,障礙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一個環節,發送的信息沒被有效和準確地編碼,沒有反應。沒能建立有效的溝通。
7.背景:溝通發生的情境。是影響溝通過程的重要因素。
人際溝通的類型:
1.言語溝通:語言是一定社會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人們用語言符號進行信息交流,傳遞思想、情感、觀念和態度,達到溝通目的的過程。是人際溝通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
2.非言語溝通:說和寫(語言)之外的信息傳遞,包括手勢、身體姿態、音調(副語言)、身體空間和表情等。
①表情:是非言語溝通的重要手段。人們通過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也通過表情理解和判斷他人的情感和態度,學會辨認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實感,是人類社會化過程的主要內容。
②眼行為:是表達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功能主要有:注意、勸說、調節、表達情感。
③身體語言或身體動作:觸摸也能表達一定的情感和信息,因而也常被人們用作溝通的方式。但身體接觸或觸摸是受一定社會規則和文化習俗限制的。
四類:象征、說明、調節、情感表露。
④服飾:從服裝上可看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經濟、職業線索和審美品位等。
⑤講話風格⑥人際空間:人與人間的距離也是表露人際關系的語言,傳遞大量的情感信息。
人際吸引:在人際交往中,交往者有進一步接觸的傾向,互相在態度上獲得接受,在情感上得到互相肯定,就會表現為互相喜歡,互相喜歡的個體就表現為彼此吸引。
人際吸引條件(因素):
1.相似性與互補性:我們傾向于喜歡那些與我們具有相似態度和價值觀的人,并與之表現相互吸引。態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一般相似性起決定性作用,但當交往雙方角色不同,需要不同時,人們傾向喜歡那些行為與角色相符合的人。雙方角色不同,行為不同時,人們喜歡那些與自己能夠互補。
2.個人品質:人際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變得不再重要,交往者的內在品質越來越重要。
熱情是令人喜歡的重要個性品質,開朗比冷淡更具吸引力。真誠、幽默、有涵養、禮貌、有能力、聰明等,也是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點,比如容貌、體形、服裝等因素。
外貌因素在人際交往中也具有輻射效應。
3.接近性與熟悉性:空間上距離較近的個體,相互間接觸的機會多,能夠增進彼此的了解。尤是交往初期。
社會測量法:莫雷諾首創,從群體的角度提示了成員在人際交往與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喜愛、冷淡或反感的人際關系狀況,并且,通過數量化指標的確立,這種方法還可以研究群體的結構、群體中的威望和權力的分配方式與形式,從而診斷群體的積極性水平等等。
原理與假設:在每個群體中,成員與成員之間存在著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他們的心理上必然會產生相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也一定會反映在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上。可能假設:在一個群體中,成員在不同評論意義上進行肯定或否定選擇的時候,就反映出了這些成員之間在該評價意義方面的人際關系狀況。因此只要測定成員在群體中對其他人的選擇和自己被選擇的情況,就可了解成員在群體中地位及整個群體的結構狀況。
社會測量法實施:1.社會測量問卷或訪談。2.對問卷或訪談結果的分析處理。
社會測量法應用:了解群體內部中1.群體中最受歡迎的人。2.群體中有無非正式小群體。3.群體內部的人際關系整體狀況。
這種方法,可把群體成員心理上的結合加以數量化,而且提示出群體內的人際關系狀況是不被當事人覺察的,節省時間。
群體:成員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集合體。群體的成員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觸或互動。
群體功能:1.給成員心理上的歸屬感(情感方面影響)2.使成員具有認同感(認知方面的影響)3.使成員獲得社會性支持(行動方面的影響)總之,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知、情、意三方面無所不在。
群體特性:
1.群體規范:為了保證目標的實現,每個群體成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為的準則。
作用:對成員具有比較和評價的作用,它可為成員提供認知標準和行為準則,用以調節、制約成員的思想和行為,使它們保持一致,群體規范還可作為成員彼此認同的依據。
2.群體的凝聚力:能夠使成員繼續留在群體中的力量。體現了群體的整體性特點,由成員間的信任和約定程度所決定,包括:
正性力量:①成員間的人際吸引,相互喜歡。②使成員留在群體中的動機。③群體的有效性和和諧性。
負性力量:①成員離開群體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成員不能簡單地決定是否離開。②成員沒有選擇加入其他群體的機會,而不得不堅持留在原群體中。
3.群體中的角色:群體形成,成員就會發展出與之相適應的特定行為模式及角色地位。
4.群體的領導:群體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夠影響群體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22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匯總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匯總
-
22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
-
22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
-
22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
-
22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
-
22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五章湖北自學考試低幼兒童文學課程考試大綱:第五章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 -
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展,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 -
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