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語文修辭手法中比喻和比擬的區別,你知道嗎?
語文這個科目相信大家是比較熟悉的,修辭手法是語文這個科目中常會用到的,比如文學常識選擇題或者是現代文閱讀題,甚至是作文中也是會經常用到的,那么今天就來看看比喻和比擬這兩種修辭手法的區取。
1、比喻
用乙事物來形象地比方甲事物,甲乙兩類事物應是本質相異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運用比喻可以使描景狀物形象具體,生動可感。
常見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幾種。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常用比喻詞“像、像···一樣、好像、如同、似、若、仿佛”等連接。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多用“是、當做、成了”等判斷詞作比喻詞,因而能更直接、形象、深刻地表達本體的內容。
吳伯簫的《菜園小記》中的“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就是比喻中的暗喻。
(3)借喻: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而由喻體直接代本體,中見多用“是、當做、成了”判斷詞做比喻詞。比如,“祖國的花朵正茁壯成長。”
比喻的答題句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比作---,生動形象地體現了---,表達了作者---樣的情感。
2、比擬
把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當做人來描繪敘述,把人或抽象概念當做物來描繪敘述,就是比擬。簡而言之就是把物比人,把人比物。
(1)擬人:把物當做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行為,使物“人性化”。
如魯迅的《秋夜》:“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眨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在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作者把天空人格化,似乎天空有“眼”,甚至是“冷眼”和“微笑”,頗帶有不屑一顧的神態。
(2)擬物:把甲物按照乙物來描寫。把人比作物,借物喻人,把人當做物來描寫。
如“看著這飼養小姑娘謀利的制度……”(夏衍《包身工》)(擬物,“飼養”原用于寫動物,現在用來寫人了。這就有力地表現了包身工制度下童工的非人地位。)這樣的寫法可以渲染氣氛,描述更加生動形象,喚起聯想,傳情達意。
比擬答題句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XX人格化/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的描繪了---,表現了---。
3、比喻VS比擬
比喻和比擬還是有區別的。比喻重在“喻”,無論本體是否出現,喻體都會出現。劇中也多會出現比喻句中常見的“像···一樣,好像”之類的比喻詞。本體和喻體之間也會有一定相似性。
舉個例子:“孩子們像祖國的花朵一樣正茁壯成長”,“祖國的花朵正茁壯成長”,無論本體“孩子們”是否出現,喻體“祖國的花朵”都是的。
比擬重在“擬”,用擬體的特征來描述本體,本體一定會出現,擬體不一定會出現,兩者渾然一體。
舉個例子:春天來了,小草偷偷從土里鉆出來。(本體“小草”出現了,“鉆出來”一般是人才有的動作,而“人”這個擬體并未出現)
大學語文是成人高考專升本考試的考試科目之一,報考文史類專業的考生便需要考這一科目。對于語文中的比喻及比擬這兩種修辭手法大家也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希望各位考生好好備考復習,迎接考試。
相關推薦:
熱點關注: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湖北成教網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成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件。